<rp id="26pqv"><object id="26pqv"></object></rp>
  • <dd id="26pqv"><track id="26pqv"></track></dd>

    
    <rp id="26pqv"></rp>
    <th id="26pqv"></th>

    精準獲利實戰手冊

    帶你避開財報和投資的坑,選好公司、買好價格


    主講人:今天分享的內容,邏輯是基于「財報說」軟件,然后教你一套選股方法:如何選好股,如何配置,以及怎么樣管住自己的手。

    因為炒股最困難的不是選股,我覺得是管住自己的手。

    外面消息很多,如何辨別這消息是騙人的,還是真的機會。

    希望這套方法,能夠幫助大家找到你們自己的財富自由之路。

    這是今天的主題,大概是這樣子的。

    先講一下規則,今天我們的所有問題看到 Quize 就是搶答,第一個舉手并答對的話,就會得到加分。

    如何通過買股票賺錢

    好,問題:如何通過買股票賺錢?

    聽眾4:低買高賣。

    主講人:低買高賣,好,正確。

    聽眾5:低價的時候買進好公司的股票。

    主講人:那一樣。

    聽眾6:賺分紅。

    主講人:賺分紅,答對了。

    聽眾7:賣空。

    主講人:賣空也對。

    聽眾8:長期持有。

    主講人:長期持有也對。

    好,為什么我要問這個問題,其實很多人不知道,買股票是怎么樣賺錢的。

    很多人講到股票,就想到低買高賣,低價買進來,然后我就是在炒股票了,但是他不知道股票的原理是什么,我覺得這是很可怕的一點。

    你要是不知道如何在股票市場賺錢,就跟人家低買高賣,那其實跟賭大小沒什么兩樣。所以我在給身邊的朋友講解股票的時候,通常會問你到底知不知道股票是怎么樣賺錢的。

    股票賺錢有兩種方式,第一個是說你投資一家公司,你成為它的股東,股東會獲得分紅。

    第二種方式是,你在公開的市場低價買股票,然后再把它高價賣出,賺取價差。

    那么大家知道的,一般都是第二種的玩法,這也是大眾市場的玩法,那為什么我要講這件事情?其實它的原理是基于第一條來的。

    股市為什么會有價差?

    也就是說為什么股票市場會有價差。

    假設你投資,比如說 GG 這家公司,假設投資100塊,年底大家就預測它會分紅100塊錢的,但是你要年底才能拿到那些錢,那你現在因為某些原因就等不及了,所以想要先變現,就想要把這個機會低價賣給別人,比如說賣80塊,所以 B 可能想要來接盤了,那這時候 C 又跑出來說,我覺得這張股票到時候會漲到比如 140 塊,這個機會太難得,我要出價 120 塊去搶。

    每個人對于這張股票的最終認知價值不一樣,它就會形成價差的關系,所以股票市場的價差是這樣來的。

    好股票的背后是好公司

    這是很根本的,重點是說你買股票能賺錢,安穩地賺錢,背后給予的道理是「好股票的背后一定是好公司」。

    一定要選到好公司,不然你再玩其他的公司你會非常容易翻車,那就只是在賭大小而已。

    如果你選到好公司,它可以讓你很穩定地預測到,你這筆投資一定會賺錢的。

    那接下來我們就引到下一個問題,什么是好公司,大家覺得什么是好公司?

    聽眾7:賺錢。

    主講人:會賺錢的是好公司。

    聽眾3:領導人好。

    主講人:領導人是好人,不是。

    聽眾3:產生現金流。

    主講人:產生現金流,對。

    聽眾8:賺錢的效率高。

    主講人:賺錢效率高,對。

    聽眾8:結構財務好。

    主講人:財務結構好,對。

    聽眾5:好產品。

    主講人:好產品,不一定。

    聽眾5:凈利高。

    主講人:凈利高,對,一分拿一張。

    聽眾6:毛利高。

    主講人:毛利高,不對,

    好,先到這里,大家都很嗨。

    好公司的定義

    好股票就是首先讓你賺錢,接著讓你拿著很心安,然后這個公司也是,公司業績蒸蒸日上,讓你每天都有我很安心的感覺。

    那什么是壞公司,就是這個公司現在處于要賠錢不賠錢的樣子,投資人每天都在問自己我要下車嗎?每天要顧著它,但又不知道要不要賣了它,每天讓你心情很抑郁的這種公司,就是壞公司。

    所以不讓你心安的,都不是好公司。

    所以根據這兩個對比,我們可以綜合一下大家比較贊同的結論,說好公司應該是財務優良且業績蒸蒸日上的公司。

    如何財富自由

    再來下一個問題,如何選擇讓你財富自由的公司。

    聽眾4:要懂那個產業的公司。

    主講人:要懂這個產業公司,對,1 分。

    聽眾8:他的這個營收可以大于他的支出。

    主講人:營收大于支出,這個 0.5 分。

    聽眾7:產業龍頭。

    主講人:產業龍頭,1 分。

    聽眾4:貴州茅臺。

    主講人:貴州茅臺要給你 2 分,對,正確答案。

    聽眾6:獲利穩定。

    主講人:獲利穩定,1 分。

    你們發現了嗎?就是回答貴州茅臺也會有分,你看小白他說他不會,完全不懂任何財報,他就直接全部都答貴州茅臺。

    其實更準確的答案是「年回報率」,貴州茅臺是年回報率 20% 的公司。年回報率 20%,你選這種公司,就是能讓你財富自由的公司。當然背后有很多前提的,但是概括來講,就是年回報率 20% 的公司。

    巴菲特成為首富的秘訣

    20% 回報率這一點讓巴菲特成為世界首富,當然這里面還是有一些其它的原因。但是相比其他人,他最后能變成股神,是因為他炒股 50 年,從他 30 歲到現在 80 歲,他每年 20% 連續 50 年就 9100 倍的,實際也是這樣。

    但是大家聽到這句話,就覺得這是廢話,你怎么可能買這股票 50 年,然后這么容易賺到這個錢。

    所以這個技巧,等于廢話。

    其實我發現很多人,并沒有想過一件事情,什么叫復利的威力。

    當我們展示下面這張表的時候,你就會發現是復利這個威力非常大,假設你的持倉回報率是 7% 的時候,你會發現 10 年才兩倍而已。但是如果你是 20% 的回報率,那 10 年就是 6 倍。

    就等于說,假設你買了一套房產,比如說 1000 萬好了,10 年它不太可能變成 6000 萬。一線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可能在增長最快的某些時段能到達 10 年 6 倍的增長率,但在目前的調控環境下,幾乎不可能實現。

    那也更不可能出現一個情況,你 1000 萬買一套房產 20 年之后變成 3.8 億,這個是微乎其微的事情,但是買公司是完全有可能的。

    躺著當股神的秘訣

    然后接下來就介紹我的一個做企業的朋友最近變「股神」了。

    「股神」的意思就是說,他 68 塊錢的時候買的臺積電,然后到 432 塊的時候,他就在朋友圈上炫耀,然后人家就說他是股神,他就很嗨,而我留意到,這 68 塊的持倉成本是 10 年前買的。

    我問他說為什么可以做出這個持股 10 年的決策,他說我去北京發展了,但是手里的錢用不上,所以就全買了臺積電放著不管了,10 年之后,就 6 倍了。

    聽眾5:應該不止6倍,因為配股息。

    主講人:對,只是賬面上面的看起來是6倍而已。你只要能選到每年固定 20% 回報率,而且是穩定的回報,就可以了。問題是大家都要么就選不到,要么選到了,只放了兩三年,然后就把它賣掉。

    復利的威力

    我們要接著到下一個問題,為什么選20%的回報率就可以財富自由?

    聽眾7:復利。

    主講人:復利的威力,好,這個2分,還有嗎?

    聽眾6:20年后財富翻很多倍。

    主講人:正確答案3分。

    回報率陷阱

    關于回報率的高低,我講一件事情,為什么是選 20%,不是30%,不是40%、50%,我覺得這是一個陷阱的問題。

    因為我們在股票市場上面,包括投資市場上面,你會看到遠遠超過 20% 的回報率的東西有很多,就比如說妖股,或者是說各式各樣的期貨都會比這個高。

    但是你常??吹竭@些人炒一炒就悲劇了,比如說期貨,原油寶事件,瞬間就爆倉了。

    當你在追求的回報率越來越高的時候,其實是相當危險的,我們等一下會講這個危險,為什么回報率并不是越高越好。

    我最近教了一個開培訓班的老師,然后他看我講財報,他就問我怎么樣投資股票賺錢,我都沒急著教他任何東西,我問他說為什么你要賺錢,然后他說他想要財富自由,我說為什么你想要財富自由,他就說他其實就是一直進進出出,然后追漲殺跌,但都沒有賺。

    但是他又很想要玩股票,原因是因為他現在有孩子了,希望可以讓孩子一直讀到大學,然后大學出來的時候也可以給他一筆錢做生意,他覺得這個這件事情讓他壓力很大,但是他雖然現在已經教課,已經年收千萬,他還是覺得壓力很大,我就問他,你覺得需要給孩子準備多少錢。

    他覺得大概600~1000萬,就應該就是夠一個孩子的開銷。

    我說這很簡單,不用什么理財之類的,我就跟他說你要怎么配置,拿出120萬,100 萬買貴州茅臺,20萬隨意買。

    為什么,因為假設兒子現在 8 歲,你投 100 萬,那 10 年之后按照這個算法它就會變 630萬,不是當場就有錢了嘛。然后你現在放 200 萬的話,就是 10 年就變成了 1260 萬,那個老師當場就財富自由了,他就可以不用管他的那個小孩了。

    他就 100 萬都放在那里,然后 10 年之后就直接就達成了,然后多出來的這 20 萬干嘛,因為大家是人,都會想要當賭神,就是喜歡追漲殺跌。

    為什么,因為當股神會讓你產生多巴胺,你會很喜歡掙那個小錢。

    人家如果問,你怎么樣當股神?你說我沒有,我就 10 年前買了一家好公司放著,然后我就財富自由了,人家會覺得你這有什么技巧可言。

    但如果換個說法,我可以準確預言股價漲跌,大家就會覺得這個人太厲害。這樣的場景很常見,人們就是喜歡高深莫測的東西,不喜歡太簡單的。

    俄羅斯輪盤陷阱

    當你想投資賺錢,卻又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時,你就會陷入大陷阱,我管這個叫俄羅斯輪盤陷阱。

    怎么玩俄羅斯輪盤是最穩的?就是要去押奇數、偶數、黑色、紅色,它們賠率是最低的,但是概率也高,相對比較容易中,新手都選擇玩這個。

    風險偏好高的人,他才會去買單一一個數字號碼,但這個賠率很高概率很低的事情,一般大家都是嘗試一下而已,正常人不會押太多的注在這里,一般大家玩俄羅斯輪盤都是很保守的。

    但買股票的時候卻不是一回事了,大家就覺得這個賠率這么高,我干嘛不全壓,在玩股票的時候,他就會全倉搬來搬去,跟著新聞和題材炒作搬自己的持倉,搬到最后自己本金都不見了。

    所以,你想要財富自由,你就要有自己的目標:多少錢才是財富自由。假設 10 年 20 億這種夸張的數字好了,10 年 20 億你可以倒推回來,你本金需要多少,你回報率要有多少,那你心就會定,你就不會在那邊跳倉。

    賠率與概率

    很多人是說我不知道我自己要賺多少錢,我只是知道我想要越來越多錢。什么叫賠率、概率,我們通過俄羅斯輪盤可能還看得不太清楚。

    我們再來看這個賠率和概率,比如比特幣比澳門百家樂賠率大,又比起死回生股大,又比優良股大,但是換到概率,優良股賺錢的概率是最大的,這就是「賠率」跟「概率」。

    什么叫有危險的回報率,用du品來說就比較簡單了,假設買茅臺股票回報是 20 %,賣du品是200%,當你自己不知道自己想賺多少錢的時候,就會想著越賺越高直到爆倉。

    這個東西就叫有危險的回報率,所以回報率并不是越高越好,利潤到了一定程度以后,它就會有危險。

    為什么會有危險,因為它存在著風險,才有這個回報率來抵消風險。暴利通常不可持久,為什么,因為你如果知道某個方法很賺錢,但風險低,你就會也想去做,整個市場的利潤就會一直往下拉,拉到一個大家都可以接受的范圍。

    無聊的數學讓你財富自由

    所以我個人覺得 20% 是一個大家比較可以能夠接受的數字,不用盲目去追求高回報率。重點是你要知道你自己的目標,然后用財務公式倒推回來,你就可以當場財富自由。

    所以為什么我就給那個老師這個建議,就是說你兒子需要多少錢,你現在就放進去,然后放著以后就不要管的,直接當作拿去信托了,一般信托的回報率還比較小,這個比較大。

    主動投資 V.S. 被動投資

    然后接下來我們要講這個問題:

    有些人就覺得這個 10 年 6 倍還是太低,有些人覺得這是挺高的,講不出所以然來,比如說做生意的人就會覺得這個太低,然后上班族就覺得 6 倍很高,你們知道是為什么?

    聽眾5:因為做生意要花時間去做,而投資是被動收入。

    主講人:非常好,3分。

    最主要的差異就是說:一個是主動投資,一個是被動投資。老實說如果你是做主動投資的話,比如說你做生意,10 年只做 6 倍,投 100 萬花 10 年你才賺 600 萬,你沒有掙到 2000 萬,我都會覺得你到底會不會做生意?

    因為就算是你去上班,上班族那種厲害的經理人CEO一年年薪比如說 200 萬,不用什么本金,10 年都能賺 2000萬。

    所以需要耗費自己注意力的投資和創業,對于創業來說就是太低了。但是對被動投資而言就很高,因為被動投資,你躺著什么事情都沒做,你就可以賺錢了。

    你看 5 年定存,它的利率就只有 3 %,所以 20% 是很高的,所以有些人會分不清楚,他是主動投資還是被動投資。

    有些人就會說,我學的股票有兩種可以預測股價方式,一個是財報一個是 K 線。

    K線是就是主動投資。

    你每天在那邊看,那你也要需要花你的注意力,你看了一年,結果賺了20 %,相當你「勞動了」一年全職在家看,然后才賺 20%,你就想想這是不是有問題?

    那為什么我們說要去學財報,其實學財報有辦法讓你做到被動投資。你知道這只股票放一段時間,它就會最終漲過去,那你干嘛要每天看,你就找一個注定會上漲的,你就把它放著就好了,這是最輕松的投資方法。

    到這里,你應該能明白股票的主動投資與被動投資的差異是什么了。

    多巴胺陷阱

    為什么人類喜歡看 K 線,這其實跟人為什么討厭上學喜歡玩游戲一樣。因為上學的時候,老師跟你說你應該學這個,我不能自己做決定,我也沒有成就感,所以我覺得很無聊。但是我玩游戲的時候,我就覺得我可以學槍或者是學組裝汽車,我就能主動,我就覺得我可以是變成修車工之神、槍神、各式各樣的神。

    因為我能夠主動選擇。

    當你做的事情達到某一個里程碑的時候,你會有那個多巴胺,或者說當你可以在股市里面賺小錢,比如說我有 1000 塊,我今天進去賺了 100 塊,說你看我就是股神;明天輸200 塊說沒關系,我再一搞,然后賺了 300 塊,就每天在那邊折騰。

    人類不喜歡自己沒有做什么選擇,然后就莫名其妙暴富,他希望每天在那里拼搏,人類有這個存在的意義。大家還是不相信你成為「股神」僅僅是因為買了股票忘了賣這么簡單。

    正確被動投資

    我們講講如何被動投資。

    聽眾8:使用財報說。

    主講人:使用財報說,好,加3分,這是拍馬屁。

    聽眾3:用 DCF 去看。

    主講人:也對,2分,這個看財報。

    但是很多人說,每次我講到就說看財報,然后大家都驚慌了。因為大家想象財報的樣子非常復雜,然后這時候他們就崩潰了。

    所以每次我講到財報,我都說不用驚慌,你只要有生活常識,就看得懂財報。

    我們接著講回報率。

    合理回報率

    我們先第一個問題:請問回報率是指什么的回報率,中文解釋。

    聽眾6:股東投資回報率。

    主講人:對,股東投資回報率

    所以回報率還有區分,大家以為看回報率就會覺得是 ROE。

    等一下我們會講有不一樣的回報率,回報率的第一個答案就是股東回報率,也就是 ROE。

    ROE 其實很簡單,就是我身為股東,假設我投資 100 萬,一年之后可以賺多少。所以當你要知道回報率多少,查看公司的杜邦分析圖,比如貴州茅臺的 ROE 看到是 34.8%,差不多 > 20%,可以。

    你就可以把它留下來,這挺簡單的,你不知道這只股票好不好,看到這個超過 20% 先留下來,不用看那些亂七八糟的。

    那如何找到更多貴州茅臺?

    當然 ROE > 20% 不是唯一的一個門檻。

    因為你知道,別人也知道,上市公司都會灌水。灌 ROE 去騙你去投資,雖然這是做假賬、是不道德的行為,但我們還是要盡量避開這些做假賬的公司。

    識別財報中的陷阱

    接下來要介紹各位一個小工具,就是財報說的燈號,如果一家公司的 CBS 分數超過70分,你就先把它留下來,然后你發現綠色的燈號,當好公司掉到綠色的,就可以看一下,或者把它加入自選列表。

    CBS 和燈號都是財報說的獨家發明,CBS 主要體現公司的財務好不好,燈號主要體現現在價格有沒有偏低。

    股票價格回歸線后面我會演示,但是你現在只要知道看到燈就好,其實就挺簡單的。

    接下來就會有人問就說既然燈號很好用,請問我要一個一個去看燈嗎,財報說上面有沒有賣這個功能,有沒有一鍵財富自由,一鍵撈出財富自由,綠色燈號都拿出來?

    有,打開燈號榜單

    好,開個玩笑,說理論上是這樣的。

    我說理論上看燈,實際上我們是要去識別財報里面的陷阱,這個榜單只是能幫你快速挑選出來一批備選名單而已。

    有時候我會重新看一下綠燈榜,可能會看到被我之前嚴苛的條件篩選掉的漏網之魚。

    但灰色的燈號,我就完全不看,因為有很多更好的股,不需要去賭這個運氣。

    ROE 不可盡信

    下面我要講如何識別財報里面里的陷阱,為什么因為大家都知道 ROE 最重要,所以大家都在ROE上面作假,這是最大的問題,所以當你只看 ROE 的時候,你很容易掉入陷阱。

    一般的財報課程,講完 ROE 就下課了,他不會跟你講有什么陷阱。

    我們現在先講一個我覺得很重要的重點,就是 ROA 與 ROE 的差異,ROA 是資產回報率,而 ROE 是股東回報率。

    很多人不明白這個差別。

    ROA 就是整個公司的財產,就是我開一個咖啡店,然后我有咖啡豆,我有桌子椅子,這里面的都全部叫資產。

    我這個咖啡店一年可以做多少人的生意,這就是我的周轉率,但是這叫整份資產的周轉率。

    這整份資產是用錢買的,而錢分為股東的錢和貸款的錢,因為假設你開店需要100萬,你自己有60萬,所以另外 40 萬是跟銀行借的。

    所以當人家在講 ROA 的時候,是在講整個公司的資產,可以帶來的回報率。

    而講 ROE 的時候是在講,股東出的這部分資產的回報率,所以 ROE 就有可能作假,我們之后會說,先透露一下就是有些公司會借很多債去維持營收。

    ROA的回報率除了股權還要算上債,ROE 則是只算股權。

    那么 ROE 陷阱是什么,假設你今天利潤能賺 100 萬,但是是用 1000 萬的整份資產去賺的,所以 ROA 回報率就是10 %;再假設這個利潤有 100 萬,股東權益 500 萬,則 ROE 是 20 %。

    看起來 ROE 數字就會比較高,因為它只有算股東這一份而已,并沒有反映到整份資產的運用效率,你覺得 ROE 挺高的,但其實賺錢效率也不是很高了。

    拆解公司獲利結構

    當我在看公司的時候,我喜歡用一個方法看,叫做杜邦分析法。

    就是說我們把股東回報率展開之后,它其實有三個參數組成的:凈利率、資產周轉率、權益乘數(杠桿),不懂沒有關系。

    你只要知道凈利率是賺錢的能力,資產周轉率就是公司營運的效率,權益乘數就是借債的財務能力,看中文就好。

    那理論上公司要賺錢,第一個就是增強賺錢能力,大家都同意吧。

    第二個是提升營運效率,大家也同意吧。

    第三個借很多錢也可以提升 ROE。大家在這里有點看不懂。為什么借很多錢可以??

    假設兩家公司的 ROE 都是 50%。

    公司 A 的總資產是 200萬,股東權益是 100 萬,它的凈利潤是 50 萬

    公司 B 的總資產是 600萬,股東權益是 100 萬,它的凈利潤是 50 萬

    看起來都是 100 萬的股東權益賺了50 萬,但 B 公司其實是用了 600 萬去賺的,而 A 公司只用了 200 萬,所以 B 公司賺錢效率是比較差的,但這兩家公司的 ROE 都是 50% ,這就是一般公司做假賬的方法,借很多錢去拉業績。

    所以為什么 ROE 就不太可信,就是這樣子。

    那什么時候這些公司會破產呢?因為理論上可以一直借錢,比如 B 公司在借到 2000 萬的時候就會破產。

    當它借錢借到 2000 萬,它 ROE 還是一樣 50% ,但還是會破產的。因為去借 2000萬假設利息 3%,利息就是 60萬。而它的利潤就是50萬而已,它就連利息都還不上,很容易破產。

    所以理論上你可以一直借債,借到最后破產,這就是 ROE 的陷阱,理論上我們看 ROE 就可以找到好公司,但實際上大家都這樣做賬。

    蘋果ROE 屢創新高的秘密

    蘋果的手機大家都知道不好賣了,為什么 ROE 還屢創新高。有時候你說蘋果不能碰,對方說你騙人,ROE不是上漲嗎?

    其實你看蘋果的杠桿你就會發現一件事情了,蘋果的杠桿桿從 2.47 漲到 3.9 ,ROE 從 36.9% 漲到 67.7%,其實是因為杠桿抬上去的,它的凈利率與周轉率都是平的,而且它的營收增長率跟營業利潤增長率并沒有增長。

    它其實就已經就是漲不上去了,賺不了太多錢了。

    這個很明顯,就它的業績基本上是平的,就是跟我們剛才那 600 萬的那個案例一樣,他沒有什么實際增長的,然后只是在借債而已。

    這個話題,先講到這里,我們后面還會對蘋果的案例繼續深入下去,現在只是剛剛給大家看到,ROE 是有可能是假的,它就是在用債在拉住利潤。

    接下來我們要來講一些常見的陷阱,如何知道股票能不能買。

    (一)只看分紅

    第一種,就是這種,我說過,人家問我說股票怎么買,我說打開五線譜,五線譜價格趨勢向下,它的股價一直下跌的,就盡量不要買了。

    前幾天我朋友就跟我說,他要買某一家公司的股票,我說你干嘛買這家公司,股價一直跌,他說分紅非常好。

    我說你數學沒算好,買這家公司本金會下跌,你還存股配息干嘛。

    然后第二件事情,這家公司還有一些問題,就是它的每股利潤不斷上升,但是營收卻瘋狂的下降,貨也賣不出去,錢也收不回來,股價還持續下跌。

    這就是股票的一個陷阱,存股想拿利息分紅,結果本金虧光。

    所以我說并不需要背太多名詞,你會發現只要有常識就看得懂。

    營收下降,存貨、應收款項周轉天數上升,你是看得懂的。但是為什么 EPS 上升,因為投資人看得懂 EPS 而已,只看得懂 EPS 跟 ROE 而已。

    這就是在做帳而已。

    (二)只看凈利率上升

    這張圖,也是同一家公司。

    你看它的凈利率,從 131% 就拉到 300%,看起來是非常厲害的經營業績了。但是貨賣不出去,周轉率只有0.03。

    周轉率 0.03 是 30 年做一次生意的意思,資產周轉率 1 是一年做一次生意,如果 0.03 就是 30 年做一次生意,這個數學上看起來真是慘。

    所以大部分投資者,他只看凈利率而已,這里面的坑很多。

    如何知道公司完蛋了?就是看到周轉率一直在下降,周轉率一直在下降等于貨賣不出去。

    我常常遇到一些人要問他的朋友都買了什么“好公司”,對方就跟你說這個有內線。其實不要信什么內線,只要看杜邦分析圖就知道它是不是地雷,不需要任何知識。

    (三)只看單年 ROE 上升

    第三個,這個看圖也很簡單,來問你們:HTC 宏達電,2018 年毛利超級低,還上下顛簸,營業利潤率就是賺錢的那個利潤-106%,為什么凈利率和 ROE 卻是正的?

    聽眾6:賣身 Google。

    主講人:賣身 Google,2分。

    聽眾5:賣了部分。

    主講人:賣部分,好,1分。

    聽眾8:業外收入。

    主講人:2分,正確就是業外收入,

    你會發現這明明營業利潤率是低的,這為什么ROE是高的,是因為有不在這張表上面的因素干擾,看不懂的,可能就是在表外的,都是業外的。

    所以有時候就會說,明明虧錢,突然間 ROE 上去,其實是這樣,因為它就是賣身 google,現在你看新聞,每股賺25.7,業外收益比重占99%。稅后凈利 211 億元。

    收入有分兩塊,業內收入和業外收入,賣手機的錢跟賣自己的錢,賣手機不賺錢,就把團隊賣了才賺錢,他可以賣 1000 萬臺手機,但團隊只能賣一次,這都是當年的。

    所以不能看到獲利就沖動。

    總結一下

    第一件事情就是先找到五線譜股價的斜率一直是上升的;

    第二個就是它綠燈了;

    第三個就是找的杜邦分析圖表中數據都是平穩的。

    這張就是貴州茅臺,貴州茅臺每天都這樣長這樣子。貴州茅臺在新冠疫情的時候掉到 1000 塊,現在 1600 塊你知道嗎,才幾個月就這樣子。

    你看,財報我都沒有講到那些亂七八糟的。

    破解公司獲利模型

    這是一家咖啡店。

    咖啡店一個月可以賺 100 萬,但是它有營業成本,它的營業成本是那些杯子、咖啡豆等,然后這些成本扣掉以后變毛利。

    然后它是不是還要廣告費、店面租金、店員工資。這個東西要費用,扣掉費用是凈利。

    再來就是息稅,就是說它可能因為借債要付給銀行利息,又或者因為存款在銀行而獲得利息,然后還要交稅,所以這個東西叫息稅后凈利。

    反正你只要知道,錢是這樣慢慢減少了,那為什么很多人會注重毛利?

    是因為毛利其實是你的事業的天花板,因為毛利扣完錢才是凈利。

    你毛利低,凈利就注定不可能太高。所以它就不賺錢,因為它成本太高,這是正常的道路。

    還有一些公司就是它毛利高,但是凈利太低,因為擴張打廣告花掉了,所以才凈利低。

    互聯網燒錢公司陷阱

    然后就會有人問說比如瑞幸咖啡賺不賺錢,為什么咖啡店毛利只有 6.2%,請問它賺錢嗎?

    別人做毛利超級高,瑞幸毛利只有 6.2%,擴張到死都不可能賺錢。

    所以毛利決定了這個事業的天花板,所以有人就說互聯網模式,咖啡加互聯網模式等于瑞幸,毛利6.2%,再怎么樣你都不可能賺錢。

    忘記哪個天才說的,反正這個就是騙你的,你看瑞幸咖啡最后不是下市了嘛。

    那拼多多為什么那么賺錢?

    毛利77.3%,然后它虧損是因為都拿去打廣告了,它的 ROE 才變成負的,然后毛利率就是正的嘛。

    那拼多多非常厲害,為什么他毛利可以這么高?

    拼多多沒有存貨,其實是一個廣告商讓大家在上面賣東西,然后確定交易了才出貨。

    人們就是因為拼拼便宜才去買。

    貨7天才送到人們不管,反正最后也能到貨就好,所以很多人每天都在拼多多。

    拼多多現在不是百億補貼嗎?看拼多多的杜邦分析圖,它就是把營業利潤都拿去燒錢一直狂燒,它就是要擴張。

    一旦它停止補貼的時候,這個毛利凈利一算下來,就非??捎^了。

    所以互聯網有一些邏輯是這樣,它毛利率都特別高,只要它停止燒錢就可以了,所以我說創業財務要先設計好,其實是這樣子的。

    所以當人家在談瑞幸跟拼多多的時候,你要搞清楚它們是在干嘛。

    頻繁轉業、業外收入的公司??绰?/h4>

    毛利率需要是平穩的,這很重要。

    毛利率如果不平的,千萬不要碰,為什么?

    因為上市公司能上市,就是因為它做大了,所以它一定是在那個領域有優勢的。

    所以它的那個毛利模型是固定的,所以你看絕大多數的公司毛利率,要么就是一直線,要么穩定下降,要么就穩定上升。

    毛利波動的,我就建議不要碰,我看了幾百張財報,我就發現毛利率基本上不可能跳來跳去。大家要做假賬就做凈利這里就好了,動自己毛利率干嘛。

    毛利波動,一定是它的生意模型一直換來換去。

    反正我們只看結果,給大家這個劃重點。

    看到報表先看杜邦分析里 ROE 是平穩的,毛利凈利也是平穩的。不是這樣的都扔了,不需要你會看財務報表。

    提醒一下大家 ROE 其實是這三組數字「凈利率」「總資周轉率」「杠桿」組成在一起。不是三個分開。

    重點是我們看公司,就先看圖。覺得數字亂七八糟看不懂,就不要看了。

    接下來我們再看一個妖股,凈利率 -3835.1%,這個也是挺牛的,而且你看7月凈值 21 億,市值 1260 億,這不就是炒股票的妖股嗎?

    這股太妖,我打開看圖,再高我都不敢碰。

    反正我們只碰看得懂的、平穩的。

    你看我現在都沒有跟你講復雜的數字,我就是一直帶你看著圖而已。

    用生活常識看報表

    下個問題:

    那茅臺跟亞馬遜誰比較好,誰可以跟我說。

    聽眾2:亞馬遜。

    聽眾3:茅臺。

    聽眾2:亞馬遜。

    聽眾4:茅臺。

    聽眾2:亞馬遜。

    聽眾5:茅臺。

    聽眾6:茅臺。

    主講人:錯了,不能比。

    為什么,因為它們的產業不同,一個賣酒的、一個網商平臺沒有可比性。

    我弄這兩張圖只是要跟大家說,很明顯他們是不同產業,茅臺它就是高毛利率 91.1%,凈利率也很高。

    茅臺酒一瓶賣一兩千,很貴,周轉率會比較低。

    然后亞馬遜的毛利率 26.1%,凈利率是 3.6%,但它的周轉很高 1.33 次,所以它是網上平臺。

    再來看京東以及亞馬遜,誰比較好。

    聽眾2:亞馬遜。

    主講人:亞馬遜相對較好。

    都知道亞馬遜是比較好,首先這個 ROE 就是 16.6%,然后這個京東就是 6.09%,但是有一個你沒有發現,京東的應收款項比較好,你知道為什么嗎?

    聽眾7:現金。

    聽眾8:走現金。

    主講人:不是。

    聽眾9:那個支付寶。

    主講人:對,微信/支付寶相當于是收現金,這個是信用卡沒有的優勢,信用卡30天,然后這個是微信支付寶5天,這就是優勢。

    聽眾2:中美之間的差異。

    主講人:對,這都是生活常識,有沒有。

    下一題?京東與拼多多誰比較好?

    聽眾2:拼多多。

    為什么,不是京東嗎。

    你們講的,拼多多比較好。

    你知道拼多多正邁向京東你知道嗎,它現在一直在做百億補貼。

    好。拼多多模型是跟別人不同的 C2B。別人都是做 B2B, B2C。它是做 C2B,就是先有訂單再生產。所以它可以做零存貨。它正在打造就是這個銷售網絡。

    所以它現在就是要補貼,然后這個營業利潤率就會不見。等不補貼了,整個指標就會上去,所以有時候你不能看 ROE,只看 ROE 是負的。

    亞馬遜在很早之前 ROE 也是負的,它就是一直擴張一直擴張。

    但是京東自己搞倉庫,去做同城快遞這些東西,其實無助于它的這些周轉率,服務變好了但把它利潤都降低了,所以從財報上你可以看到每個企業的商業模式。

    那拼多多最重要一件事情就是它可以讓消費者無視于出貨速度,它賣東西速度還是很快,但它不需要存貨。

    所以它就一直擴張,而且因為便宜消費者也能忍受到貨時間,因為我買了就忘記,我只記得一元的電源線而已,什么時候到隨便。但是上京東不一樣,剛買的一些東西,第二天不給送到,就很容易被投訴。

    作為一個拼多多股東或者是老板就很爽,我完全不用預測消費者想買什么東西。

    我只是在幫大家拼團而已,是不是,根本不必理會存貨管理的部分。

    所以說拼多多是比較好。

    好,一般正常的我們日常接觸到的大概有這三種類型的公司:高凈利率、低周轉;低凈利率、高周轉;低周轉、高杠桿。

    然后低周轉高杠桿其實就會像萬科地產。

    你感覺萬科非常的賺,其實沒有,它拿一塊地,它要幾年甚至 10 年才能開發完,它都是跟銀行借錢的,這種只要遇到經濟不景氣,杠桿很容易就崩掉,所以正常最好不懂不要碰。

    消費品、奢侈品這些東西都是高利潤型的,亞馬遜就是平臺型的,世界上絕大多數公司都是屬于高凈利率跟低周轉的類型。

    那如何知道這種利潤型的公司體質變好了?也是商業常識,就是

    1、產品有競爭力;

    2、貨賣的很好。

    總資產周轉率上升就是他貨賣得很好。

    剛剛有提到 ROA 嘛。我沒有要求大家背,其實「賺錢能力」凈利率,乘上「運營效率」總資產周轉率,就是 ROA。

    沒讓大家背,也不需背,這就是常識而已。

    然后,有時候我其實也不太看 ROA。我只看到存貨跟應收,存貨下降就是貨賣的很好,應收賬款周轉天數下降,就是說供不應求,你拿現金來,我不接受你欠款。所以我反復就只看這4個比率而已,其他不用太看。

    如何知道利潤型公司體質變差?就是凈利率下降。

    但有時候它的凈利率會上升,而它的總資產周轉率嚴重下滑,看不懂。

    我翻譯一下,就是他貨賣很貴,然后賣不太出去。所以凈利率很高,但是總資產周轉率很容易嚴重下降。

    比如說一個包包賣 1000 塊,賣 100 個,凈利率 10%,但賣不出去了。所以它換策略改賣 10000 塊,但只賣出去 10 個,整個公司凈利率還是 10%。但是總資產周轉率就嚴重下去。畢竟貨還剩90個滯銷嘛....

    賣不出去了,然后存貨天數就上升。

    你看蘋果,就是把它賣貴了。一臺手機以前 5000 塊,現在要接近 1萬塊一臺。

    穿透各式妖孽作帳手法

    下面來看如何穿透各式妖孽,可以說,不需要財報用常識就可以看穿他們的做帳手法。

    真正業績上升體質上升的好公司,就是剛剛我們講的產品有競爭力,凈利率就會上升,貨好賣總資產周轉率就會上升,而且它絕對會有這個特征,要絕對,如果沒有的話那就是也是假的。

    絕對因為一定是你貨好賣,才會讓你產品有競爭力,就是先要存在下面才會上面,并不會先存在上面,沒有下面,不可能,不帶這種就是假賬。

    那業績已經不行的,做帳公司就是凈利率不變或下降。為什么不變,因為股東只看得懂凈利潤,所以它就故意把凈利弄得不變,但它總資產周轉率下降就是貨難賣了。

    接著它就開始大借錢,維持表面的利潤而已。

    而且絕對帶有以下的特征:

    它庫存嚴重上升,應收款天數上升了。

    因為有時候就是我假裝賣出去,把它記為賣出,然后利潤先記上,那就看起來就是有利潤,通常都有這種做帳痕跡

    破解蘋果之謎

    接下來我們就要繼續講蘋果了,蘋果它的 ROE =21.4×0.81×3.9,所以我為什么說這個ROE 是這三個乘在一起,不是分成三個能力,它也是真的就是三個乘在一起。

    好,大家覺得蘋果變很貴,什么都賣不掉,但為什么看起來更賺錢,誰可以說說?

    聽眾10:借錢。

    聽眾11:借錢。

    主講人:借錢。

    好,你看存貨賣不出去,讓我們看蘋果存貨8天,但是它的同業是87天。

    蘋果還是非常有競爭力,別人要賣八十幾天,它賣 8 天好像還OK。

    但是你要知道 2012 年它是 3 天的,3.3 上升到 8.7,它之前是壟斷,貨接近零存貨,到現在你看現在都跌到 9.1了。

    所以你要看跟同行看,再跟它自己看。所以我才會說不同行業無法比較,人家看所有同行業中位數。

    然后借債部分,首先蘋果 3.9 倍高于同行的 2.62 倍,好,這個肯定是有問題的。

    那我們再看從 2012 年 1.5 倍低于同行,到高于同行。

    然后我們看,利息保障倍數意思就是利潤的錢夠不夠付利息錢,從 300 多的利息保障倍數下降到 20.3,你看到這個嚴重下降的時候,這個就是借債特征。

    利息保障倍數要大于5 比較安全。

    所以我們通常會看有沒有借債嚴重,我們就看這個,杠桿跟利息保障倍數,我們就知道它們是否嚴重借債的,

    薛定諤的臺積電

    剛剛講到臺積電這個看起來還不錯。

    但是它是薛定諤的體質,要降不降,要升不升。但是我們又覺得臺積電好像競爭力沒有變,好像有下降,但好像又變好。但是又說不出哪邊好,這個單純的看圖看不出來。

    所以我說臺積電的財務團隊很厲害。

    聽眾3:光從這邊看的話,逐步在就是往上升的。

    主講人:這邊其實升一點點而已也不出來,這個看不出來,問題不在這里。

    好,它沒有借錢,而是拿自己的錢燒了,eps 上升,但每股自由現金流從 10 變成3。

    后面我再講每股自由現金流是什么,就是你可以做生意的規模,你看它做生意每股自由現金流從 10 變到 3,它就自己燒自己,它沒有借錢,因為借錢會被人發現。所以它就用自己的燒,這個極其罕見,你要看我看到多細,那個蘋果已經很難看到了。

    但是我們就先看粗結果,那這個東西真的就是危險信號,正常來說就是一種穩步上升的,它是大幅下降,當然可能有它的原因。但是違反常理,你有疑慮就先放著不要碰??床欢畬幵覆灰?。

    明明有更好的,你干嘛選它?

    每股自由現金流的秘密

    好,我們來講,為什么每股自由現金流這么重要,因為大家正常的邏輯是我賺錢了以后,每股盈余它一定就是變高,然后接下來我就會繼續投資。

    正常的上市公司或者大規模的公司就是會拿盈余再投資,這樣它可以做的生意規模就更大了,所以它每股現金流就越來越大。

    一般股票數量是不變的,因為股票就那么多,每股自由現金流就伴隨著公司規模長大,一般成長邏輯是這樣。

    好,所以為什么說每股 EPS 是每年上升,而每股自由現金流卻下降,這個很奇怪,要看仔細報表,才知道它發生什么事情。我只說快速看,到這個就先跳過了。有空再回來看。

    因為每股自由現金流下降,就知道他能做生意的規模往下降了。那這個可能要注意一下。

    偉大公司如何拿別人的錢創業

    好,那我們這時候就要說到下一個我覺得最厲害的公司,財務工程創業最佳實例,大家知道亞馬遜創始人貝索斯在創業之前,他是在投資銀行里面好像干過一段時間的財務工程,后來出來創業的。

    我看從結果上來說,我是覺得他這個創業是設計出來的,不是他想創業,他興趣不是創業賣東西,興趣是做財務。

    下面這個就是亞馬遜,好,你看亞馬遜 60 多分低于我上面講的標準,我剛剛不是說 70 分才可以看,60 分不是扔掉嗎,亞馬遜是個例外。

    它財報 60 分,因為它 ROE 16.6,那為什么它是美國股王,誰可以跟我說?

    聽眾4:因為它有充沛的現金流。

    主講人:它有充沛的現金流,答對了。

    聽眾3:快收慢付。

    主講人:快收慢付,好也對。

    因為它就是一直擴張,但它每個的擴張的方向都是快收慢付,而且它又是提高它的效率,因為它的競爭力是提高每股自由現金流,所以股票有兩種。

    一種就是等一下我會說,一般正常的模式是這樣。

    正常來說企業是拿利潤來再投資,亞馬遜是把客戶的錢也拿來投資。

    就是在平臺上賣東西,亞馬遜會先從消費者那里收到現金,但這筆錢 90 天之后亞馬遜才會給上游的供貨廠商。在這期間,亞馬遜先把這部分錢拿去建廠房,我不用拿自己的利潤的建廠房。

    而且這部分錢還不算利潤,是不扣稅的。要是凈利潤就表示扣完稅的錢才能再投資。那這樣我有什么理由不去「挪用」這部分資金去建廠房呢。

    所以這個就是平臺式的建設的邏輯,等于是基于這個邏輯一直去擴張,為消費者提供更多服務,就「獲得」更多的 90 天賬期。越擴張手上越多錢,就越去擴張。

    規模越大股票上升賺越多錢,那公司越長越大,就長成通天巨獸一樣,拿別人的錢來支撐自己,所以這個是亞馬遜的打法。

    大家可以去看這本書,像亞馬遜一樣思考,貝佐斯快 20 年前,就是 2004 年就說最重要是自由現金流,但當時沒人看懂,每個人都罵他說公司為什么不賺錢。

    他說,為什么要凈利潤拿來投資,或者為什么要發股利之類的。我們不是賺完錢分配完之后再投資,而是去把那個每股可以賺的這個現金流弄大,留住更多的現金,所以他創辦更多的快收慢付事業群。

    做 amazon prime,amazon fullfillment center 都是這樣的邏輯。

    然后 Amazon video 就是消費者付錢,它晚一點再跟那個 video 結算,所以這個都是把現金「扣在別人心里,扣在自己手里」這個策略,所以 Amazon 它的重點不在凈利率,它的重點在每股自由現金流,所以你看 5 年漲了 3 倍,13.95~38.3。所以蒸蒸日上的公司,你看看 EPS 是從1~21,就是他想賺錢的時候可以賺錢的。

    還有一個也是一直向上,就是每股自由現金流一直向上。

    破解股價之迷

    那接下來就要講股價了,為什么自由現金流這么重要。

    巴菲特講的,公司的內在價值,就是未來生命周期能產生的現金流折現。

    就是公司是一個有機體,它會帶來現金流。它每年都會長大,都是第一年長這樣,第二年長高點,就這樣,把它加起來,但是未來的錢比較不值錢,所以要折算為今年的價值,這個就是股價。

    所以為什么要追高每股自由現金流,公司長大的方向就是如何讓公司每年產生的現金流越來越大。

    為什么我們要看財報,就是要鑒定公司現金流是不是真的增長。

    所以你回來看,這樣子就看懂了每股自由現金流這個重要的指標。

    好,那這個這樣也明白為什么亞馬遜的方式不一樣,他就不搞EPS他就直接先繞回來自由現金流就去做了。

    鑒定公司真增長

    我常喜歡這樣解釋

    貨非常好賣,存貨天數就會下降,接下來老板就會變得很跩,就會說應收賬款天數下降,接著他就會壟斷,壟斷他就提價,凈利率上升,周轉率持續上升。

    那股東賺很多錢,但他公司沒有長大,然后讓他一上升,EPS也上升。但是那員工要罷工了,所以他就知道把錢再拿去投資,這是一個循環,公司蒸蒸日上一定會產生這些循環。

    好,所以我才會說蒸蒸日上的公司它有一些特征,就是這種邏輯。

    有些人會覺得財務報表太難了。其實你不需要背定義,背這張循環圖就好了。對應到數字上,你就看明白了。因為這是常識。

    那公司其實就我覺得一直追求利潤不太好。

    原因是有時候你東西賣很貴,就比如說蘋果一臺手機賣 5000,后來賣8000 ,1萬就是完全不一樣的,到一定程度就是賣不掉,為了賬目好看,他就一直漲價,更賣不出去老板就慌張。

    這時候這個應收賬款就會上升,周轉率就會下降,就發現錢不夠了,因為這錢就真的沒有到賬,都是一堆票據,賺錢只是表面上的,所以我們去借錢。

    然后杠桿倍數就上升,利息保障倍數就會下去了,那股東就會罵你,但他借錢就是為了要拉住這個 ROE,然后接下來就每股自由現金流就下降,其實這是生意衰退的特征,所以你看到公司凈利往上拉,不要太開心。你看他有沒有這個貓膩,就知道他是不是做賬給你看的。

    那就有些人就問了,什么叫倒閉,倒閉到這里就沒有了,因為他現金不夠。他們就借錢。他借不到錢,然后變賣家里資產還是資不抵債。

    利息保障倍數過低就是利潤不夠付利息。

    流動比率就是說你家的現金+家里的貨當場直接賣掉,能不能抵債,可以的話就說大于100%。

    速動比率,就是說只有現金+股票賣掉,能不能抵債。沒有含存貨的意思,因為存貨要賣可能無法馬上賣掉。

    所以財報并沒有很難,你也不用一開始就去背,你只要看到這一張,看到這個東西就是倒閉了,倒閉不遠了。

    利息保證倍數 < 5 ,流動、速動比率 < 100%,就離倒閉不遠了,所以正常我就看這三張就行了,其他不需要看。

    財務危機公司特征

    中國著名假賬案,康美集團做假賬1376億,明顯早就有事情了。

    雖然這張圖是修正過的圖,但是其實早就出事情。

    貨早就賣不出去。

    來,這個康得新造假有沒有,非常的明顯。

    當時康得新是現金我記得有100億,但是他也借了100億的債,那就是很詭異了,你有100億現金可以用,為什么還借那么多錢。

    而且借錢借到還不上利息,注意這個利息保障倍數一直下降到負的。

    人家才發現100億是被母集團挪用了,康得新根本沒有錢,所以就去借了100億,這個就是「大存大貸」。

    有一種做賬手法就是特征就是叫大存大貸,你很多的現金你也有很多的貸款,而且兩個幾乎是相等。人家就會說那你為什么不用你現金,為什么要去借?

    其實這就有假賬的風險,當然假賬還有非常多,我們只是講最明顯的,事實上康得新在出事之前,財報已經很難看了。

    股價高低點判斷法(簡單版)

    股價時刻終于到了,反正一直講財報有點無聊,剛剛講的這個簡單版,簡單版就是來打開CBS 70 分,然后股價趨勢上升,然后燈號是綠燈。

    但是你有時候會發現股價已經在山頂上了。

    大家可能會問五線譜股價的這5條線是哪里來的,這是數學統計,假設股價是成正態分布的,絕大多數股價落在 95% 這個區間里。

    我們把過去五年的股價畫成一個回歸線趨勢,上下打兩個標準差,可以涵蓋這五年以來,所有的股價范圍。所以在五條線的最上邊就是極高,最下去就是極低。

    以前很多人是用PE,但其實PE不是很準,而且很難判斷什么時候是高,什么時候是低。而改用自己跟自己比的方式,這樣做就會比較準。

    兩個標準差,就差不多覆蓋到95 %的情形了。

    抄貴州茅臺底,能賺錢的的邏輯就是這樣子。有些人就危機不敢入場,那你其實要思考這個事件會不會嚴重影響獲利結構。

    你就想新冠疫情讓茅臺銷售下降。茅臺如果賣不出去,會不會怎樣?

    答案是不會,有沒人能回答為什么?

    主講人5:它越放越久越值錢。

    主講人:越放越值錢,沒有幾家公司產品像它這樣的。

    主講人5:庫存還可以漲價。

    主講人:就是它庫存還會漲價,賣手機的要是放庫存兩年,直接完蛋了好嗎?

    多放兩年,對酒挺好的,所以這就是貴州茅臺邏輯。而且只有中國白酒才成立。因為酒有白酒跟紅酒,只有白酒可以這樣搞而已,紅酒不行。

    很特別上市公司里面唯一分類,產品放久不會怎樣還會越放越貴。

    比如??敌l視被列入實體清單,股價掉到20,這里抄底也是賺到蠻多錢的,為什么,因為這個世界不論是哪里都會變成監視器的世界,到處都有監視器。

    算然它現在斜率已經比較低了,但是還是在成長。但列入實體清單時抄底的邏輯是因為已經遠低于它的實際價值。

    所以我們看新聞的時候,稍微用常識判斷一下就會知道它會不會影響本業。

    比如像新冠疫情對茅臺就影響很小,多放個 5 年也不會怎么樣。

    股價高低點判斷法(中階版)

    剛剛是簡單版,我們講一個中階版。PE,一般教投資課常用。

    PE 就是現在的股價和每股能賺多少錢的比率,貴州茅臺現在1680,然后 1680 拿多少年能回本,就是 48.12 年終于可以回本。

    然后算一下回報率,它年化就只有 2.07% 而已,我們存銀行至少有 3%。

    但你不可能等到茅臺跌到 300 多才進場嘛。再怎么貿易摩擦都不可能。

    那你想。茅臺是很難再重現這樣的事情了。那換其他股票可以嗎?

    比如我們就隨便找一支好了。

    如果我們看這個煤炭的話,煤炭它現在是 11.92,他的PE是 8.6 倍到 11.62 ,那可以買嗎?不行,為什么,因為煤炭不是很賺錢。

    然后煤炭也是周期股,大起大落,如果說你直接看 PE 會掉進地獄。

    而且 PE 不同公司差異非常大

    你看,這個是貴州茅臺,這個是露天煤業,這個是 Amazon 100多倍,100多年才回本。你何時才能回本。特斯拉還不賺錢,PE 根本無法計算。

    所以我個人才覺得是沒有什么參考價值。因為行業也不同,各國市場也不同。

    但是按照這種邏輯Amazon你一輩子都不用進場的。所以我覺得看 PE 價值不高的。那是遠古以前的工具。

    股價高低點判斷法(高階版)

    剛剛的都只是入門了,接下來要分享一個更進階的。股票時機其實是數學邏輯不是拍腦門。

    貴州茅臺股價邏輯

    首先股價的邏輯是這樣子的,股價跟一個東西有關,就是 EPS 的增長率。

    所以為什么大家都會看 EPS,看 EPS 的增長率,然后最近又是財報季節,所以你看什么時候開始漲,所以你大概知道這個邏輯,就4月7月的時候會變。

    因為財報披露特性的關系。財報披露,然后估值會改變,所以股價就會上升,市場永遠都有人偷跑,所以他要提前知道預期。比如貴州茅臺6月28日中報預披露。

    然后漲到很夸張,我身邊不炒股的朋友都問我,還可以進嗎。你看不炒股的朋友一旦問你股票,就是要跌的時候,我打開日歷一看14天了,那還不趕緊跑,然后隔天就崩了。

    所以我看是不是要股災,就看有那些平時都沒聯絡的,突然就問說可不可以進場,然后我就掐指一算,看有沒有 14 天就大概知道了。

    雪球網站有財報公布日歷。所以你只要在財報季提前一個月左右。1,4,7,10月的大約 15-30 天開始看就好??纯催@些股票有沒有偷偷上去還是下來,你在朋友之間就能當股神了。

    不過我建議股票還是長線好,做好配置。要當股神還是拿小部分資金以免踢鐵板。

    臺積電股價邏輯

    那臺積為什么只漲1天就跌了,而貴州茅臺14天。你要注意看,貴州茅臺過去三年 EPS 平均的增長率是 25.29%,它只值1400、1383而已,它那時候是往上所以我就覺得會落在這里,就是我說長期投資可以進,如果不是長期投資,現在不是太適合進場。

    股價一個截200多塊錢。

    但是臺積電它的群眾預測增長率跟實際增長率差這么多。根本都嚴重高估了。

    我感覺是自己的錢在護航,因為根本就不值那么多錢,

    372 都太高。更不用440 都不值。你怎么能期望他往上到 500。所以有人看 460還要追。我覺得他數學不是很好。

    所以我才說說230我不會碰。果然隔天就摔下來。

    你看當天一堆外資喊到 500, 550。這叫潮水來了看誰沒穿褲子。

    喊高騙你入場的意思。

    DCF 準確估算內在價值

    接下來看這個如何神預言股價,我們其實沒辦法知道漲了多少,因為群眾是瘋狂的,但我們起碼要知道閃崩的理由。

    我們回到這張圖,公司的內在價值是累積加起來再折現回來。

    好,DCF折現現金流法其實就是一個公式算出這張圖的價值,

    看不懂沒關系。

    幫大家加注釋。股價公式其實是按照最新 EPS 與最新 EPS 增長率,按照一定的年限。微積分累積上去,再折現回來。

    所以,這就是為什么股價在財報季時會變化。因為該季季報會揭示 EPS 與 EPS 增長率同比變化,所以股價就變了。

    每年的 1、4、7、10 月都會大變動一次。因為大盤分析師算好了,就會調整價位。

    那么 d,t,n 這三個數字。每一家的看法配方不一樣。目標價位才不一樣。

    股價估算最麻煩的其實是因為 d,t,n 不同。所以很難知道是買高還買低。

    但是,當股價更新完畢,大盤總會停在一個差不多的區間,于是就可以用機器學習逆向這段股價區間的 d,t,n

    最后發現股價其實總是停在與實際增長率差不多的位置。當然有時候會有些差距,但股價移動大概就是一格約 2.5% 成長率左右。

    所以現在股價有沒有偏移很嚴重。其實很明顯。

    商業知識判斷真增長

    但因為股價是基于 EPS 以及利潤增長率。于是利潤來源的真假非常的重要。

    比如說臺積電的成長,看起來就很奇怪。

    如果我們把生意衰退的循環圖拿出來

    你會發現好像有點像

    但另外一方面,貴州茅臺的報表就很漂亮

    如果我們把生意增長的循環圖拿出來

    你會發現好像有點像

    巴菲特的投資心法

    來,我們再講股神巴菲特的投資邏輯。

    巴菲特抄底邏輯

    好,這是美聯航打人事件。但是巴菲特加碼抄底,他的邏輯就是打人事件并不會影響成長率。所以當時他不僅不賣,還抄底。果然賺了很多錢。

    因為美聯航主營業務是國內班機,大家幾乎把美聯航當長途巴士了。美聯航打人事件并不會影響美聯航業務與增長率,大家去哪里出差也沒得選。

    但是 2020 年,巴菲特因為新冠疫情再度抄底。但這次被社會毒打,虧了 500 億。

    當然我們知道后面發生了什么事情。新冠疫情嚴重到世界上所有人都不能坐飛機。這件事情只有華人有警覺性。白人是沒有警覺性的。

    所以巴菲特抄底了四大航空公司,美聯航、AA、達美航空、西南航空,虧慘了。

    美聯航

    AA 美國航空

    達美航空

    西南航空

    前面我之所以說不要碰高杠桿的行業,如地產。其實航空業也算。因為航空業都是借錢買飛機擴張。

    航空業的特征它就是說杠桿特別高,都是借錢買飛機,利息保障倍數特別低,不開張就會沒錢還利息,毛利還低,它們都靠周轉率。

    所以客戶一不能搭飛機,不開張瞬間破產,容易資不抵債

    增長率影響股價之大,可能增長率跌個 5%,股價就跌個 20%。那么新冠疫情可能瞬間讓很多產業增長率為 0 甚至為負,那么股價不熔斷才有鬼。

    其實美股現在都是靠沒有被新冠疫情影響的互聯網行業,實體行業都受傷非常嚴重。

    如何贏過巴菲特

    我們最后整理一下,其實股神現在好像不怎么看財報。亨式、通用公司,財報都不行了。

    航空股也抄底抄到被毒打。

    其實成為股神有一部分原因是借助美國國運一直在上升,然后他手握沒有成本的保險浮存金,還有跟企業的議價能力,讓被投資的企業必須給他一定比例的固定分紅。最后他拿得住股票,這個倒是我們普通投資者應該學習的。

    都說股市有風險,其實投資者自身的操作風險要比股市風險大多了

    要比股神強也很簡單。牢記這三張圖

    看到成長中的公司,使用社會常識驗證真實增長。

    社會常識就是這個生意有沒有在增長,生意有沒有在衰退,黑天鵝會不會造成企業被倒閉。

    有沒有隱藏的地雷風險。

    好公司 + 復利威力

    再時時回想自己財務目標,做好配置

    利用復利威力

    你也能財富自由。

    分類:新手指南 2020-08-27

    溫馨提示:文中所提案例僅為舉例所用,不具投資指導意義。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版權聲明:本文為財報說官方原創或財報說用戶投稿,未經財報說允許,禁止轉載。
    免 费 色 片
    <rp id="26pqv"><object id="26pqv"></object></rp>
  • <dd id="26pqv"><track id="26pqv"></track></dd>

    
    <rp id="26pqv"></rp>
    <th id="26pqv"></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