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 id="26pqv"><object id="26pqv"></object></rp>
  • <dd id="26pqv"><track id="26pqv"></track></dd>

    
    <rp id="26pqv"></rp>
    <th id="26pqv"></th>

    如何準確判斷買入賣出價 —— DCF 估值教學

    一文讀懂 DCF 內在價值估算


    假設有一買家,想買你十年的工作時間,此時你又剛好急需一大筆錢,你會出個什么價呢?

    開 100 萬?好像有點少,畢竟十年啊。開 1 個億?人家可能會你讓你滾。

    為了在不吃虧的情況下達成交易,于是你開始計算:當前你的月薪 1 萬,由于行業前途和自身努力,工資有望達到每年增長 20 % ,那么你的身價是:

    十年下來,工資將一共收到 385 萬元,要是你開價 100 萬就虧大了!

    但老道的買家可不會直接接受你 385 萬的開價。因為:

    1、未來有不確定性風險

    你只是「假設」、「預期」自己能賺到這么多錢,而不是「已經」賺了這么多。中途可能生病、可能技能落后、可能不思上進,導致你的收入不及預期。

    2、金錢有時間價值

    今天就給你 100萬元,和要你等上一年才給你 100 萬,是不一樣的。

    前者是現金,后者是應收。你可能為了不讓買主中途反悔,或者是現在貴州茅臺低價你要抄底,而愿意接受馬上拿到 90 萬的現金。

    所以買家他開始砍價了,要你最少也得打個八折。

    盡管你心里罵娘,但只要成交你不需要等十年,現在就能支配這筆錢!更重要的是你先收錢再干活,未來的工作,你是「分期付工」給對方。

    最后 385 萬打八折,成交價 300 萬。

    以上這一系列計算過程,就是我們經常說的 DCF 內在價值估算,「打個八折」就是折現率。

    內在價值估算

    內在價值講的是一項資產在未來可以產生的現金流的折現值。這是巴菲特認為的唯一正確的估值方法。

    對一家企業估值,就是將上面的「個人年薪」換成「每年能產生的現金流」。

    預估未來它能賺到的總現金流——估值;
    現在市場上給企業開的價格——市值。

    你現在的出價就是企業未來生產現金流的預期值,這個預期各有不同,這就導致市場有各種各樣的出價,讓估值和市值時常會出現偏離。但長期來看,股價是圍繞公司的內在價值波動。

    那這個內在價值應該如何定呢?

    這里插播一個小知識

    1、全世界幾乎所有的市場的股價都是由機構控制的

    2、各家機構的估值指標數值雖然有差異,但大致在一個范圍內。

    3、機構們「很懶」,不怎么大調整模型指標。

    那么我們只要能夠知道大多數機構的這個范圍值,我們就能得到一個「相對權威的估值」。

    我們借助 AI 機器學習去建模運算,拿到的綜合指標是:

    折現率使用的是 12%;
    增長年數設定是 10 年;

    有了這兩個指標,剩下的我們只需要看 EPS 和增長率即可。這方面財報說也已經幫你可視化了:

    比如:貴州茅臺過去三年平均增長率為 25.29%

    四月分財報出來時候,實際股價是需要 28% 才能做到,導致估值與價格偏離,價格短期回落。

    要想知道當前整體市場對個股的估值判斷,只要對照近 3 年的 EPS 增長率,跟現在股價倒推回去,就能知道股價是偏低 / 偏高。

    再看一個很多股東還在堅守(套牢)的中國石油:

    2020/9的增長率在-52%

    過去三年 EPS 平均增長率在 -4.22%,而近兩年的業績也不好,如果想維持股價,今年最少得在 25% 增長率上才能維持股價,雖然很多股民還在堅持中石油,但這樣看來是跌得還不夠。

    我們應該把有限的資金堅持在穩定增長的業績上

    我們來看一張圖

    1、貨好賣,供不應求存貨就會下降;

    2、由于貨不愁賣,議價能力強,款就好收,應收賬款天數就會下降。比如貴州茅臺的應收賬款就非常的少,他們的產品你要拿貨還不好拿,你愛要不要,而且企業是壟斷的;

    3、因為你的貨品競爭力強,那凈利就會上升;貨品出售快、帳期短,周轉率也會上升;

    4、最后導致 ROE 上升和 EPS 的上升。

    5、由于生意太好那就會再投資擴張,企業變大。

    這是一個正循環的生意增長鏈條。

    在財報說網站和 APP 中「增長與衰退」模塊,就會顯示這幾個指標在 5 年里的成長的情況

    反過來,生意衰退的鏈條

    1、貨不好賣,為了維持好看的財報數據,就會選擇貨物漲價,比如當時的東阿阿膠,靠漲價實現企業增長,最后自爆。

    2、漲價后,貨可能就更不好賣了,存貨上升。由于你還要求著別人幫你賣貨呢,怎么好意思催債呢,應收上升。

    3、而存貨天數的上升,應收上升,就會導致你的周轉率下降,然后 ROE 也會下降。

    4、另外由于你的錢會壓在貨物上,應收賬款上,用于經營的現金就會不夠用。

    5、不夠現金,就會向銀行借款,而資金是有成本的,利息會吃掉你一部分的利潤。

    6、那就會進一步導致你的凈利下降、ROE 下降、EPS 的下降

    7、最終生意規模明顯明顯衰退。

    這是一個生意衰退時候的鏈條。在財報說「增長與衰退」里面的衰退,就會顯示這些指標在 5 年里的下降的情況

    企業與股東其實是共命運的,企業穩定增長,你的錢也穩定增長。而投資的企業越做越小,那么你的錢也越投越小。

    通過新聞事件判斷衰退中的行業

    我們都知道,在 2020 年初,巴菲特抄底航空股導致巨額虧損

    先來看看巴菲特的抄底邏輯

    美聯航打人事件,乘客拒搭并不會影響成長率,巴菲特加碼抄底。讓巴菲特賺得盤滿缽滿。

    在新冠疫情期間如法炮制,覺得新冠疫情也不影響,于是抄底航空股,結果被社會毒打,虧了 500 億美元。

    那航空股都是什么特性呢?

    高杠桿、負ROE

    高杠桿、負ROE、利潤不夠付利息

    低ROE、利潤不夠付利息

    總的來說航空股有幾個特征:

    • 負債率、杠桿率特別高,因為都是借錢買的飛機;
    • 由于借太多錢,利息負擔很重,利息保障倍數都低,不開張就會沒錢還利息;
    • 毛利普遍低,這本來要靠周轉率拉升回報率,結果周轉率也低;
    • 流動、速動比例低,發生意外事件容易資不抵債。

    新冠疫情剛好讓你不能開張,投資者慘賠。

    總結一下

    每個企業都有「兩個價格」,時刻波動的市場價格——股價;通過內在價值估算出來的價格——估值。這兩個價格經常出現偏離,但是長期來看,市場價格是圍繞內在價值波動的。

    股價是市場表像,估值才是內核。

    所以在股票投資中我們需要:

    1、計算企業的估值,對比當前的股價來判斷低估/高估;

    2、通過增長衰退模型來判斷企業是否能持續增長;

    3、最后留意社會事件,是否影響到企業的價值鏈條。

    分類:新手指南 2021-01-26

    溫馨提示:文中所提案例僅為舉例所用,不具投資指導意義。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版權聲明:本文為財報說官方原創或財報說用戶投稿,未經財報說允許,禁止轉載。
    免 费 色 片
    <rp id="26pqv"><object id="26pqv"></object></rp>
  • <dd id="26pqv"><track id="26pqv"></track></dd>

    
    <rp id="26pqv"></rp>
    <th id="26pqv"></th>